首页 资讯 正文

镇原县 “土特产”变“金招牌”

体育正文 175 0

镇原县 “土特产”变“金招牌”

镇原县 “土特产”变“金招牌”

镇原县 “土特产”变“金招牌(zhāopái)” 主播与观众(guānzhòng)在网络直播间互动。 庆阳融媒记者 张凡 摄 在(zài)非遗研学(yíyánxué)基地,学员正在进行剪纸创作。 庆阳融媒记者 张凡 摄 每日甘肃网6月10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(庆阳融媒记者张凡)仲夏时节,走进镇原县(zhènyuánxiàn)北石窟驿景区,游人如织,热闹非凡。景区广场上(shàng),一排排展位整齐排列,琳琅满目的(de)农特产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选购。带货主播李敏霞在网络直播间向观众介绍道:“这是我们(wǒmen)镇原县南川乡群众自己种植的白木耳(báimùěr),纯天然无添加,营养丰富……” 近年来,镇原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,大力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,秉持“以农为本、以文为(yǐwénwèi)魂、以旅为媒(méi)、以商为果”的核心理念,积极探索景区带动型、农业观光型(guānguāngxíng)等多元(duōyuán)特色发展模式,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,助力乡村振兴。 屯字镇的苹果、中原乡的土鸡蛋、武沟乡的土猪肉、临泾镇的自酿葡萄酒、新城镇的红樱桃……来自(láizì)全县19个(gè)乡镇的特色农产品陈列(chénliè)在景区八卦地坑院的一孔孔窑洞中。主播们化身(huàshēn)“代言人”,通过直播带货与现场推销(tuīxiāo)相结合的方式,让镇原的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,走向广阔的市场。镇原县还精心谋划非遗研学、非遗快(yíkuài)闪、非遗美食汇等十多个文旅项目,举办香包展销、古籍(gǔjí)展览、书画交流等系列特色活动,开展“丝路胜景·畅游镇原”文旅推介、窦凤琴(dòufèngqín)专场戏曲音乐会等文化活动,进一步引客留客,彰显可持续的文旅吸引力。 来自三岔镇高湾村的村民李正道是活动中的“明星”之一,这位有着30多年酿酒经验的老手艺人,如今也拿起手机,成为带货主播。他一边为游客倒上自家酿造的黄酒,一边讲述着传统工艺(chuántǒnggōngyì)背后的故事:“在我们高湾村,祖祖辈辈都有酿造黄酒的传统,现在(xiànzài)它不仅承载(chéngzài)着乡愁,更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。”近几年,李正道家的酿酒规模(guīmó)逐年扩大,每年能(néng)酿造3吨到4吨黄酒,收入在10万元(wànyuán)左右。 目前,镇原县已(yǐ)打造3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(tèsè)(tèsè)村,依托当地农业资源,推出自制辣椒酱、精品小杂粮、红梅杏等50多种特色农产品,深受市场青睐。县上还积极培育电商(diànshāng)人(rén)才,搭建销售平台,培育出粉丝量超千人的直播账号89个。这些“新农人”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,不仅为(wèi)县域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,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镇原县 “土特产”变“金招牌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